首页 | 学部概况 | 师资队伍 | 学科建设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招生就业 | 学部动态 | 校友之家 

学部概况

学部简介
学部(院)领导
组织架构
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
当前位置: 首页>>学部概况>>科研机构>>正文
 
辽宁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2024-12-20 16:30  

辽宁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一、基本情况

辽宁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以도박 플래시 게임为依托,实行院校共管的管理模式,以潘一山院士为院长,把人工智能领域的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处理等基础研究做为根基,以地面移动机器人、无人机为实验载体,以灾难救援、电力巡检等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为引导,全面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机器人、Adas无人驾驶汽车和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实现辽宁大学理工科在新兴工程领域的突破。 目前研究院共有教授/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4人,团队以青年学者为主,人才结构年轻化,富有创新力。

二、团队情况

undefined

研究院院长 潘一山

潘一山,男,汉族,1964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力学专家,清华大学博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密歇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家级人才项目领军人才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现任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兼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中国国家小组副主席、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动力灾害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潘一山教授研究方向为煤矿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煤层气开采。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冲击地压、矿震、煤和瓦斯突出等煤矿灾害的成因、机理、预测及防治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undefined

研究院副院长 宋宝燕

宋宝燕,二级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도박 플래시 게임副主任、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曾任辽宁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人大代表,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领军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系统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沈阳分部第三届监委主席,辽宁省认知科学学会理事,辽宁省普通高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计划,辽宁省公共舆情与网络安全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公共舆情与网络安全大数据系统工程实验室副主任,辽宁省煤矿典型动力灾害监测预警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大数据产业联盟专家组成员,辽宁省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等专家库成员,辽宁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核心专家。

多年来,一直从事数据库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数据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CIMS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本领域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EI及ISTP收录。

undefined

执行副院长 华春生

华春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全科医学与人工智能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A类入选者,沈阳市高层人才领军层次入选者,自2002年开始一直从事模式识别,计算机/机器人视觉,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研究。累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各种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9项发明专利授权(国际发明专利3项,中国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等多项纵向项目,累计各项科研经费超过1000余万元。

获得IPSJ船井财团青年学者激励奖,松下研究纪念奖,日本自动化控制学会(ISCIE)论文奖,入选Marquis世界名人录。被选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A类人才,同时入选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计划千人层次以及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层次。于2017年率先研发了中国首套基于手势识别的无人机控制系统,并指导的团队成员于2013至2018年期间多次获得歌尔杯国际无人机大赛旋翼组冠、亚军,并获得国际会议ICVS2017最佳学生论文奖,2024年第二届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国际会议ArtInHCI2024最有影响力论文奖。

undefined

专职副研究员 马立新

马立新,主要从事无人机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2004年本科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获西南自动化研究所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嵌入式系统。专注于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及其行业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在团队中主要负责无人机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在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电力巡检与作业、极端环境科考等领域有深入研究,熟悉相关技术要求,并与行业内多家优势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undefined

专职副研究员 李琦

李琦,工学博士,主要从事航空航天与机器人控制领域研究。先后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工程力学专业、大连理工大学深造计算力学专业,并于2015年7月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

专注于飞行器设计与控制研究,在气动力建模与气动建构耦合方面有深入研究成果。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数值计算与编程能力,先后主持和参与了973项目、航空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并获得多项专利授权。

三、研究院联系方式

姓名: 华春生

联系电话:17609882859

邮箱:huachunsheng@lnu.edu.cn


四、近五年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Xiaoheng Zhao, Jia Li , Chunsheng Hua FP-GCN: Frequency Pyramid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for Enhancing Pathological Gait Classification, Sensors, 2024

[2] Chunsheng Hua, Hao Zhang, Jia Li, Yingjie Pan,Continuous‐dilated temporal and inter‐frame motion excitation feature learning for gait recognition, IET Computer Vision, Vis.1–13 (2024)

[3] Diyuan Guan, Chunsheng Hua, Xiaoheng Zhao, Two-Path Spatial-Temporal Feature Fusion and View Embedding for Gait Recognition, Applied Sciences, Vol.13

[4] Chunsheng Hua, Yingjie Pan, Jia Li, Zhibo Wang, Gait Recognition by Combining the Long-Short-Term Attention Network and Personal Physiological Features, Sensors, Vol.22, Issue 22, pp.?, Nov. 2022

[5] Chen Bo; Hua ChunSheng; Li DeCcai; He YuQing; Han JianDa, Intelligent Human-UAV Interaction System with Joint Cross-Validation over Action-Gesture Recognition and Scene Understanding, APPLIED SCIENCES-BASEL, Vol. 9, Issue: 16, pp. 1-22, August 2019

[6] Chen Bo; Hua ChunSheng; Dai bo; He YuQing; Han JianDa, Online control programming algorithm for human-robot interaction system with a novel real-time human gesture recognit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 Vol. 16, Issue 4, pp.1-18,July 2019

[7] Chunsheng Hua, W.Q.Zhang, X.H.Zhao, H,Zhang, TriFusionNet: Comprehensive Adaptation to Viewpoint Changes and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3D-Bas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 2024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Algorithm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8] Chunsheng Hua, Guangrui Liu, Wenqian Zhang, Hao Zhang, IVI-SLAM: Tracking, Mapping by Internal Video Inpainting for Dynamic Scen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Virtual Reality (CVVR 2023), pp. 115 - 127

[9] Chunsheng Hua, X.H. Zha, W. Meng, Y.J. Pan, Deep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Biometric Information and Appearance Features, WCNA 2021, LNEE 942, pp. 874–887, 2022.

[10] Bo Chen, X.S. Sun, D.C. Li, Y.Q. He, Chunsheng Hua, SCR-Graph: Spatial-Causal Relationships Based Graph Reasoning Network for Human Action Prediction,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and Data Science, 2021


2、专利成果:

[1] 华春生,蒋天昱。一种在复杂条件下进行视频心率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发明专利,公示号,CN117547238A

[2] 华春生,张文谦。基于关键帧的从一组动作序列中生成人物渲染模型的方法,发明专利,公示号,CN117456099A

[3] 华春生,张皓,童心。一种获取人体骨骼点三维坐标的方法,发明专利,公示号,CN116363760A

[4] 李佳,张皓,华春生。一种基于3D骨骼点的人体坐姿检测方法,发明专利,公示号,CN116363759A

[5] 华春生,孟威,潘英杰。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竞争框架的眼球实时定位方法,发明专利,公示号,CN114005172A

[6] 华春生,潘英杰,孟威。一种融合头部姿态和眼球跟踪的实时视线推断方法,发明专利,公示号,CN114022514A

[7] 王治博,华春生,李永春等。基于单目摄像机的视线检测的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公示号,CN113378777A

[8] 邓清峰,华春生,李永春等。基于单目摄像机的眼部识别追踪的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1 1 0602264.4

[9] 华春生,饶威志,赵潇衡。一种融合头部姿态的三维眼球移动方向判断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1 1 1290134.8

[10] 华春生,华宏岗,童心。一种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互动医疗教学问诊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2 1 0732841.6

[11] 马越,高毅,华春生等。一种基于图像技术的人物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4 1 0041102.1

[12] 华春生,马立永,何玉庆。一种基于像素向量不变关系特征的工业零件缺损检测算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213049.3

[13] 华春生,陈博,何玉庆,代波,韩建达。一种基于双目的手势识别智能无人机远程操控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1326715.6

[14] 八木康史,槇原靖,华春生。移动物体检出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特许第5467300号

[15] Yasushi,Yagi,Yashusi,Makihara,Chunsheng Hua。Moving Object Detection Device,发明专利,专利号,US8958641B2

[16] 八木康史,槇原靖,华春生。移动物体检测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80030287.7

3、项目成果:

4、承担项目:

  •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研发项目 1 项

  • 辽宁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 1 项

  • 横向课题 4 项,经费总金额80万余元


关闭窗口

도박 플래시 게임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电话:024-62202346  邮编:110036